海安石油小編表示水處理劑也被稱之為水處理化學品,它包含工業、環保等方面運用水處理的各種藥劑,它處理范圍牽涉到冷卻水、空調水、污水等等在內的工藝用水!
水處理的目的是使各種用水或廢水的水質達到使用或排放標準,也就是說,人們根據具體要求,對用水或廢水實行緩蝕、阻垢、殺菌、軟化、除鹽、除濁、脫色、消泡、除臭、調pH等處理措施,水處理劑則是實現這些處理措施的重要物質基礎和重大技術保證。
隨著水源短缺的加劇和環保法規的強化,水處理劑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了。
水處理劑和表面活性劑同屬新領域精細化學品,兩者的關系亦十分密切,主要表面在:1許多表面活性劑在水處理中直接充當主劑,如用作緩蝕劑,阻垢劑和殺生劑等。2作為水處理助劑,表面活性劑更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如用于配制復合配方和清洗劑、消泡劑等;3某些水溶性聚合物在水處理劑中屬重要品種,其分子結構和功能表面與表面活性劑許多相同或類似之處,如分子為雙親結構,其分散、凝聚、螯合、吸附等功能是水處理劑發揮最終功效(如緩蝕、阻垢、殺菌等)的關鍵所在。
但這些水溶性聚合物有個歸類問題,因為水處理行業尚未著重于從表面活性的角度研究它們。
傳統上,表面活性劑是依據使溶液的表面張力降低這一基本性質定義的。但人們發現,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如聚皂(一種高分子電解質)、聚氧乙烯乙二醇、聚烯醇等,幾乎不會改變水的定義不符。為此,早在六十年代,佐佐木恒孝對表面活性劑的定義提出修正。他主張,凡少量添加就能明顯改變表面或界面各種性質的物質都叫作表面活性劑。七十年代,平井英史在論述高分子表面少性劑時強調,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多指分子量在幾千以上(至少2-3千),多少具有一些使表面(或界面)張力降低能力的物質,他指出,高分子表面活性劑是高分子電解質的一種,是水溶性或油溶性聚合物,單獨或與其它成分復配使用,可獲得傳統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劑難以得到的優異功能,特別是分散穩定、凝聚、流變學特性,成膜或粘結特性等,在各領域中起著重要作用。
這些年來,堀內照夫和佐佐木保英先后從上述觀點出發分別論述了功能性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發展,前者不但從分子結構上,而且從分子聚集狀態的角度探討了表面活性劑的各種新功能,旨在開拓品種開發和應用研究的新領域;后者則將當前水處理用的水溶性聚合物直接歸類于高分子表面活性劑,本文的論述也將依據這些觀點。
關于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劑)在水處理中的作用機理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之,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初步取得了以下看法:
1緩蝕機理
表面活性劑用作緩蝕劑,首先要求它的極性基團對金屬表面具有很大的親和力,亦即能在金屬表面發生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形成吸附層,它的非極性基團則背著金屬向水中排列,從而形成斥水屏障,將金屬表面與水隔開,這樣就保護了金屬。其次要求它所形成的吸附膜必須牢固而緊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否則易受損壞和被水溶解,失去保護作用。
如此看來,并不是所有的表面活性劑都有緩蝕功能,從分子結構上看,它的長鏈基團的長短與緩蝕作用密切相關,因為碳鏈越長,表面活性也越大,越有利于它在界面上的分散和吸附,但如果太長,則影響表面活性劑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應該有個最佳鏈長范圍。此外,吸附膜的牢固和穩定程度與極性基團的結構和性質有關,例如具有螯合基團的表面活性劑,因能與金屬表面離子形成穩定的螯合物膜而表現出較強的緩蝕能力。
具有良好緩蝕能力的表面活性劑只須形成單分子吸附膜即可滿足緩蝕要求,這樣它的使用濃度可大大低于其臨界膠束濃度CMC。相反,有些表面活性劑只有在水中的濃度大于CMC時才具有緩蝕能力,說明此時在金屬表面的吸附為膠束吸附。
2殺生機理
水處理中用于殺菌,滅藻的藥劑稱為殺生劑,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潔爾滅、新潔爾滅,常作為非氧化型殺生劑用于水處理中。一般認為,它們的殺生功能是由于在水中電離后所帶的正電荷與水中帶負電荷的細菌發生了吸附,與細菌細胞壁上的負電荷部位形成靜電鍵,對細胞壁產生壓力,引起細胞的溶解和死亡。它們還能破壞細胞半滲透膜的組織、細胞內代謝物質和輔酶,使蛋白質而引起細胞死亡。
3阻垢機理
某些水溶性聚合物(多為聚電解質)在水處理中作阻垢劑。其阻垢機理盡管復雜,但由于其表面活性而表現出的凝聚和分散作用是重要的阻垢機理之一,按有面的觀點,我們可將這些聚合物看作是廣議的表面活性劑。